
战疫日志|致敬复工复产的一线劳动者
发布时间:
2020-03-30
来源:
机器轰鸣,灯火通明。阳春3月,乍暖还寒的时节,各条战线正处于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关键时期,坐落于祊河岸边的山东省级装配式基地——城开远大,经历了一个春天的蛰伏,厂内也是一片红火的场面,每名员工仿佛都是箭在弦上,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春日惠风和畅,让我们踏着希望的节拍,走近这些可亲可敬的劳动者吧……
机器轰鸣,灯火通明。阳春3月,乍暖还寒的时节,各条战线正处于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关键时期,坐落于祊河岸边的山东省级装配式基地——城开远大,经历了一个春天的蛰伏,厂内也是一片红火的场面,每名员工仿佛都是箭在弦上,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春日惠风和畅,让我们踏着希望的节拍,走近这些可亲可敬的劳动者吧……
沈乃豪:“相比于‘尽力而为’,我更喜欢‘全力以赴’”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城开远大发货广场上也是一片火热。不远处,吊装组线长沈乃豪正和他的同事们忙碌着。
军人出身的他,入职两年来,从普通工人到吊装组线长,在每个岗位上都是全心付出。3月20日晚七点,距离早晨上班,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三个小时。为了保证项目按时供货和线体正常运转,此时此刻,他在错过午饭后,又放弃了晚饭,本来身材瘦小的他,在灯光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加着班,让人看着不免有些心疼。
“相比于‘尽力而为’,我更喜欢‘全力以赴’”,灯光映射着蓝色帽檐下的笑容,显得格外亲切。“我们每个人为了公司拼搏奉献,公司快速发展了,我们才能越来越好。”沈乃豪笑着说。
自复工复产以来,城开远大高度戒备,建立了“1+5”疫情防控工作法,即1人1档、5个台账,每日为全员测量体温、定时消毒,并实行分岗轮班制,避免员工聚集。一系列安全举措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为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心剂”。
刘景伟:“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2020这个鼠年给了我们太多的猝不及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工日期被迫一拖再拖。所有员工的心情从一开始的“喜悦”慢慢变得沉重起来,大家都期盼着复工日期的到来……”这是城开远大PC5线线长刘景伟写在工作日志里的一段话。
本来就心急如焚,盼着赶快来公司,而家住烟台的他比别人又多了14天的隔离期。3月6日,隔离期一过,他一头钻进了车间,熟悉的工友、熟悉的设备,车间的角角落落都令他欢心。
但由于长期赋闲在家,工作了一天之后,刘景伟和许多员工普遍出现了腰酸背痛的现象,却没有一人抱怨,反而都卯足干劲,像是要把这憋了一个多月的力气全部使出来。
“虽然现在产线没有满负荷生产,但我能从员工们的工作态度上感觉到他们对工作的渴望与热情。像我们产线的夏军,因特殊原因未能在第一时间开出健康证明,被公司拒绝返岗。但开出证明后,本该第二天上班的他,强烈要求当天下午就返岗,立即到产线”。
日前,笔者与员工交谈时了解到,这场疫情让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广大一线工人每天都期待满负荷生产的到来。
徐萌:城开远大的“项目闹钟”

“你们什么时候复工,工人什么时候回项目,前期计划准备怎么样?”这是一个刚刚进入城开远大不到一年的员工在疫情期间每天必问项目的问题。他就是公司客户服务部项目协调员徐萌。
疫情期间,项目还未开工,他每日定时打电话询问复工情况,核实复工时间。徐萌负责的汉峪B9、B10项目、章丘熙水台项目等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电话。有时候项目人员烦了,有的冲他发火、有的不接电话,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只要给我复工计划,怎么说随他们”。
项目复工后,他又及时跟进每栋楼的要货节点和数量。一遍遍沟通、确认、核实,并第一时间联系运输车辆准备发运事宜。复工复产后,徐萌第一个奔赴项目,在现场熟练地指挥停车、挂钩、吊运、落位,整套动作专业又娴熟。
“徐萌不仅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协调员,也是你们工厂与项目的通讯员,每天定时给我们打电话确认复工情况,就像一个闹钟一样,时时给我们提醒、提出建议,很让我们感动。”就这样,城开远大“项目闹钟”的称号不胫而走。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2023-07-21
2023-07-21
2023-07-20
城开远大荣获2023年度全省住建系统“五小”成果竞赛多个奖项
2023-07-12
书写安全篇章 共创安全文化 | 城开远大公司开展“我的安全生产观”主题征文活动
2023-07-01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意见
2023-06-30
2023-06-28
2023-06-21
青春志愿行·暖心共筑梦丨城开远大公司开展助力高考志愿服务活动
2023-06-08
2023-05-02
页面版权 © 山东城开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